本報訊 (記者 胡斌)11日至14日,省委副書記於偉國前往漳州市雲霄、詔安、平和三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調研,深入田間地頭、村鎮社區,與幹部、群眾座談交流,查實情、訪民意、拉家常,共商幫助群眾脫貧致富,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辦法。
  落實省委九屆九次全會精神,加快扶貧開發重點縣發展,是於偉國此次調研的重點。他實地察看了特色產業、整村搬遷安置、小流域整治、高效節水灌溉、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,每到一處,都與當地幹部群眾面對面深入交流,詳細瞭解情況。
  雲霄縣火田鎮後埔村利用舊倉庫裝修改造,引進光電零配件加工企業,有效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和村集體收入問題,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和諧。於偉國對他們的做法表示肯定。在水頭村,得知該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,因地制宜種植青棗,4年時間入社人數和人均收入增長了10倍,於偉國十分高興。他指出,擺脫貧困要發揚“滴水穿石”精神,艱苦奮鬥、持之以恆。農村發展經濟、搞產業項目不能一刀切,要堅持一鄉一策、一村一品,發揮資源稟賦等優勢,培育產業特色,同時也要註意保護好農村生態環境。
 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脫貧致富的“火車頭”。在詔安縣四都鎮林頭村村委會,於偉國同村幹部、老黨員、村民促膝交流,詳細瞭解傾聽群眾訴求常態化機制建設情況,充分肯定他們的經驗做法。他強調,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,開門聽取群眾意見,變被動為主動,變臨時為長效,不斷提升聯繫群眾、服務群眾的實效。
  於偉國還深入矛盾問題較多、相對困難薄弱的村,與幹部群眾一起分析原因、探討對策,鼓勵他們加快後進轉化,早日脫貧致富。
  (下轉第3版)
  (上接第1版)
  在平和縣調研期間,於偉國與漳州市各級幹部進行了座談,對漳州市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。他強調,加快貧困地區發展,關鍵是提升自身造血功能,增強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。要創新扶貧思路,完善工作機制,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,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推進實施精準扶貧,做到“五個一”,即明確一個切實可行的脫貧目標,找準發展定位;制定一個針對性、操作性強的脫貧規劃,積極穩步推進;建立一本由縣到村、由村到戶的扶貧台賬,適時動態更新;形成一套黨政牽頭、部門參與的扶貧開發協調服務機制,定期會商研究解決問題;及時總結推廣一批典型經驗,相互學習借鑒,促進共同提高,實現幫扶長效化、制度化、規範化。  (原標題:謀脫貧之道強基層基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r36irnr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